每月之星歐衍基先生 | 串聯科技與法律,共創安全未來
- 秘書處 
- 7月25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8月11日

中國香港網絡安全協會(HKCNSA)誠摯介紹本會首位「每月之星」——歐衍基先生(Mr. Adam Au)。歐先生擁有卓越的學術背景,先後取得布朗大學文學士、牛津大學文學士與文學碩士,以及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。作為法律專業人士,他長期致力於跨領域解決方案,現兼任企業法務與香港大學講師,在實務與理論之間建立深厚連結。他表示:「法律工作使我扎根於現實挑戰,而教學則促使我釐清並闡述複雜概念。」
歐先生的核心理念在於搭建法律與多元領域之間的橋樑,並以深思熟慮的態度探索多維議題。他指出:「法律是我的根基,但我積極吸納科技、政策與哲學的觀點。這種跨學科視角,已成為應對當代複雜挑戰不可或缺的工具。」
他特別讚賞香港在推動創新方面的獨特優勢:「香港是一個理想的試驗場——既具備快速迭代的緊湊性,又能與全球接軌,產生實質影響。」
中國香港網絡安全協會如何拓展他的專業視野
歐先生與協會的緣分始於一次偶然的 LinkedIn 聯繫——當時協會創會主席葉青陽先生主動邀請他加入。原本出於好奇的交流,最終成為他職涯中的重要轉捩點。「過去我總是困在律師的同溫層裡,但現在我能直接與系統工程師對話——那些我曾為其撰寫合約的技術專家。這樣的交流,徹底改變了我的視角。」
在他看來,協會的最大價值在於促進跨領域的實質對話。律師往往著眼於理論架構,工程師則專注於技術實作——而協會正好搭建了兩者深度互動的平台。這種跨界融合,對於 AI 治理、數據隱私等快速演進的領域尤為關鍵。「現實世界的複雜性不斷挑戰我們的專業假設,而這樣的交流,能讓各方保持清醒與反思。」
儘管工作繁忙無法參與所有活動,歐先生仍高度肯定協會對「可執行知識共享」的堅持。他強調,讓律師、工程師與各領域專業人士齊聚一堂,不僅能打破隔閡,更能激發出更具智慧與深度的解決方案。

香港《保護關鍵基礎設施(電腦系統)條例》:制度躍進與實踐挑戰並存
即將於 2026 年 1 月 1 日正式施行的《保護關鍵基礎設施(電腦系統)條例》,在歐先生眼中,是香港資安治理邁向制度化的關鍵一步,也標誌著本地法規與中國內地監管框架逐步接軌的結構性轉變。他認為,條例本身固然具備前瞻性意義,但其真正成效,仍有賴於後續的細緻落實與持續監督。
在人工智慧日益滲透基礎設施的時代,歐先生指出,網絡安全的風險已不再侷限於個人資料保護層面,而是攸關公共安全的核心命題。「當 AI 開始主導交通網絡或金融市場的運作,任何資安漏洞都可能引發系統性衝擊,影響社會整體運作。」他肯定條例在風險識別上的進展,同時也提出兩項亟需關注的挑戰:其一,如何促成既有系統與新興 AI 技術的有效整合;其二,如何建立具韌性的應變機制,以應對可能引發廣泛社會影響的安全漏洞。
他特別提醒,企業在面對新法規時,應避免流於形式主義。他批評部分機構僅止於「合規表演」——即僅滿足最低要求,卻未真正強化防禦能力。「真正的契機,不在於完成合規清單,而在於企業能否藉此契機,構建具備實質效能的資安防護架構。」
他認為,這項條例為香港奠定了穩健的制度基礎。若能結合審慎的執行策略與企業界的真誠投入,香港在網絡安全韌性上的整體水平,將有望實現質的躍升。



